今天,邦老师受邀参加威马汽车三电系统Workshop北京站的活动,此次活动有两点让邦老师印象深刻,一个是堪比北极温度的会场,另一个就是威马汽车明显区别于其他造车新势力的态度;想知道详细的内容,就往下看吧。
■ 在盛夏体验了一把北极
当我靠近威马此次Workshop的场地时,远远就看见一个类似“冰屋”的造型,周围放了几只北极熊雕塑,本来我以为是做做样子,结果一进到屋内,嗬,这个温度我真的承受不住,幸亏工作人员给发了一件羽绒服……一场Workshop下来,冻得脚都麻了。
据说,这是威马举办的“寻梦北极冰屋”,是希望在场的各位能体会到工程师们在零下40度进行车辆测试的感受,并期待大家关注和了解北极的生态环境。
■ 整车开发、测试、认证流程
整车开发、测试和认证是每个车企的“立足之本”,但很少有企业会把这个东西拿出来讲给大家,尤其是造车新势力,这些年一直谈着融资、互联网、智能出行等略显“空洞”的词汇。
一场讲解听下来,威马的整车开发流程其实与传统车企的流程相似,用上面的图就可以概括;整车技术目标分为15个大项,196个子项,762个小项,其实也属于正常水平;至于测试流程,依旧是被无数车企走过的火焰山和漠河;验证流程的核心和重点则是放在了三电系统上,14000项零部件级实验中有3000多项跟三电相关。
当然,威马汽车是为数不多坚持正向开发的企业,这一点是值得表扬。
邦老师认为,以上的工作都是一个车企该做的,属于造车的基础,传统车企在这方面的积累都非常深厚,甚至常常被他们忽略而不会在发布会上提出。不过我很喜欢威马的态度,把这些基础的、但也是关键的东西做好并展示给大家看,比某些车子还没做好天天想着智能互联的企业要靠谱。
■ 电池的平台化——更快更好的新产品
整车平台听腻了,这次换个电池平台看看?威马的电池包系统做到了平台化,能兼容不同供应商的产品;热管理的平台化,能通过调整水排的大小、长度来改变、来适应不同的电池包;至于箱体的平台化,意味着你可以通过搭积木的方式完成不同电量电池的开发。
同时,威马的电池也经过了高于国标的挤压、火烧、浸水等试验,安全性有保障;而优秀的热管理则能让电池在高低温下都能正常工作。
嗯……要说这些跟我们消费者有什么关系,就是说你可以以更快的速度拿到更好的新产品。
■ 高度集成的电机——送你一个前舱储物格和优秀的动力
威马EX5是前置前驱车型,由于高集成的电机系统,使得其前舱还能放下一个储物格;另外,这个电机很“划算”,也就是说,它用较低的质量,达到了不错的功率数据。
电机的数据如下:峰值功率160千瓦,峰值扭矩315牛·米,不过我想吐槽的是,你一个电机跟别人的发动机比,欺负人呢这是?
■ 据说电控系统的硬件1.14万年才出现一次?
威马EX5的电控系统主要突出个可靠性,硬件关键核心控制器硬件都是双核的设计,1.14万年才出现一次故障,覆盖整个EX5的生命使用周期;软件方面则是100%自动生成代码,比手写靠谱的多。稳定的电控系统还能给后续的标定环节提供稳定准确的数据。
■ 邦点评
其实,邦老师很喜欢威马这种“实在”的企业,作为“造车新势力”,核心是“造车”,只有造出能让人开的放心的车子,智能互联等新奇的东西才能发挥作用,虽然威马EX5还未交付,但从其深耕“造车”这一点来看,未来或许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