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是否用“最靠谱的e平台新车”这个标题上,卡叔是犹豫再三的。不光是这样的标题看上去有点“软”,而且面对那么多强大的e平台产品,包括唐EV、宋Pro EV,似乎说e2这么个廉价电动小车是“最靠谱”,也确实有点难以接受。然而最后,卡叔还是打算用这个标题,并围绕它来说这个车。
■ e平台不是车平台,而是三电平台
比亚迪发布e平台有一年半多的时间了,相关的宣传也不少,但对于e平台坊间的误区还是不少。这个误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平台”这个词闹的。
事实上,比亚迪的e平台并不是我们常规理解的车型设计或开发平台,而是单纯指的三电布局模式或架构。也就是电机、电控、电池这些。当然,比亚迪的33111宣传里,还涵盖了DiLink大屏,但卡叔觉得这更多的是“宣传捆绑”,与e平台的本质并无太多关联。
比亚迪通过将这些部件进行模块化的设计,实现了车型之间的通用。这样的模块化特色,就注定了它应该、也必须基于e平台开发出多款车型,并且要将总量做大,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为什么这么说?模块化的竞争逻辑,就在于开发模块要投入巨资,通过这样的投入可以让模块的各个基础性能做到非常高的水平(就像丰田的TNGA那样)。e平台也一样,在研究这些基础模块的时候,比亚迪投入很大,以达到各个模块的最优化。比亚迪一直宣传的什么高压三个一、驱动三合一之类,其实就是在说这些。而事实也表明,e平台下的车在电驱这一块,确实表现出不错的竞争力。
但这样的模式要想成功,必须要有足够大的量,否则就会走进死胡同(超高研发成本无法平摊会拖垮企业)。这也是为何我们发现拥有模块化平台的厂商(MQB、TNGA等)都疯了一样开发产品的原因。当然也是比亚迪这两年疯了一样的推新品,且宣称开放e平台的原因。
为什么要啰嗦这么一段“e平台”?很简单,它与后面的观点密切相关。只有搞清楚e平台的核心价值,才能看明白e2的定位思路和为什么靠谱。
■ 纯电市场细分的特殊性:为何之前存在“10万元空白”?
纯电市场不像燃油车市场,车型细分到极致。目前市场上真正可选的、相对靠谱的纯电车并不多,并且细分也比较“粗”。
大家可以留意一下,目前的家用纯电车,大致也就分三个大块儿。第一是入门级的,也就是老头乐升级版,包括像北汽新能源的ec、比亚迪的e1和奇瑞eQ之类,补贴后价格一般在五六万元。
第二档一般就会直接跳到标准A级或大A级,并且这个群体是最庞大的。像是秦Pro新能源、帝豪纯电、帝豪GSe、Aion S、北汽新能源EU系列、几何A、荣威Ei5等等,这些车补贴后的价格大致在13-16万元区间。然后这一区间还涵盖了一些SUV,尤其是新势力的SUV,如小鹏、威马等,宋Pro EV等也勉强算这一范畴。
第三档则是以唐EV、蔚来,以及还有很多即将上市的新势力为代表,价格直奔25万元甚至更高的区间。
然后我们注意到,在五六万到十三四万之间,能够选择的、靠谱的纯电动车并不多。尤其是在元EV推出之前,几乎没有。但事实上,这个“10万元左右”区间,恰恰是需求量最大的。这其实从燃油车的销售也可以看出来。
这其实也是元EV/S2成功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会这样?市场又为什么让比亚迪在这个细分抢得了先机?是因为其他厂商都看不到这一点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原因就在于纯电的发展阶段使然。以当下的纯电市场,还没有到“竞争白热化”的阶段。各厂商,自然先在“最适合自己”的领域“占坑”。入门级不用说,直接老头乐升级,技术含量低要求低风险小,投放市场绝对价格低容易获得销量,所以众厂商很积极。
那为何往上就直接跳到13-16万这一档呢?在卡叔看来,主要是因为以之前的纯电研发能力,要想打造一辆像样的A级纯电家轿成本不低。即便弄个相对小一点的尺寸,价格也很难真正压下来。于是索性“一步到位”,将产品定位往上推,让它能够支撑13-16万元的价位。加之市场缺乏竞争,从而让这样的产品可以获得平衡,并“一哄而上”。
相反,如果开发一款只能卖10万元甚至更低的车型,同时综合素质又不能太低、尺寸空间不能太小,很有可能会“赔本赚吆喝”。
至此,大家看一眼上面的“e平台”部分,应该就能想清楚,为什么是比亚迪率先涉足这个领域,并获得成功了(元EV+S2的7个月5万多的销量,是其他纯电不能比的)。有了e平台,比亚迪就“敢”涉足这一领域,并把价格进一步压低,同时也构筑了一定的护城河——短期内,其他厂商涉足这一领域还有难度。
■ e2其实是第一款“低价王朝产品”
说了这么多,还没有说到e2,但相信大家应该感觉到以上内容与e2的关系。没错,e2就是比亚迪这一模式的再延续。而之所以说e2“最靠谱”,是因为它与元EV/S2又有不同。
首先,它是这类车的第一款全新产品,并且本质上可以视为“低价王朝系列”,而不是比亚迪宣传的“e系列”。
元EV和S2虽然很成功,但有一点无法回避,即它们的产品基础还是有点“老”的。这两款车均是基于元开发的纯电版。设计师只能在前脸设计等细节上,以及内饰等方面,体现新一代比亚迪的元素。这种开发模式从产品力而言其实是并不高的。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完全是基于前面所说的逻辑。
e2却不一样,它是一款全新设计的产品。虽然比亚迪没有将其归入到王朝系列,但它本质上就是一款“小王朝”,或者说“低价王朝”。比亚迪只不过是出于品牌定位,为了保证“王朝系列”的逼格,以及为了e网络的支撑,做了当下的这种格局定位而已。
不少人纠结于e2的平台(车身平台,与e平台无关),例如觉得它只不过是F3的新款纯电版。这种理解其实是有误的。诚然,e2的悬挂基础与F3有关,但也仅仅只是悬挂而已。卡叔之前在车云网的稿件多次表述,在音频栏目里也多次提过,悬挂对一款车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低。而事实是,e2的整车是完全全新开发的,车身框架与F3已截然不同。它完全可以视为是比亚迪的全新一代产品。这就好比唐二代,绝不可能与之前的S7去类比一样。
其次是就产品而言,e2其实要比S2/元EV更合理。纯电动、尤其是低价的纯电动,做SUV其实是不合适的。SUV的优势并非城市通勤,并且在高速上的风阻很大,这些都与低价纯电动的设计思路相左。就以e2与S2比较来看,e2除了没有SUV的外观,其他方面都要比S2合理。例如它的实用空间更大,同等续航的情况下电池更小(不光是降成本,而且电耗更低,轻量化更适合城市通勤)。
在这些组合方式之下,最后的结果就是e2其实比S2更合适,而性价比却更高——同为9.98万元的车款,e2的配置更高(多ESP、电子手刹、LED大灯、定速巡航等)。
■ 小结
最后梳理一下。前面大量的篇幅,其实是在说比亚迪通过e平台开发的“10万元纯电”很靠谱,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市场的印证。后面说的是e2是这一模式下第一款全新的产品,本质上可以视为“低价王朝系列”,再加上其轿车的设计思路比S2的SUV定位更适合这一细分市场,所以得出了一个“最靠谱”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