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退出
2020,特斯拉加速狂奔
来自:电动邦
作者:LYNX
2021-01-12 10:57:00
手机浏览

借着 NIO DAY的热度,昨天刚和大家一起回顾了蔚来的2020年。今天,我们就再顺势聊聊如今全球电动车当之无愧的“顶流”特斯拉。

同样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2020年的特斯拉,“加速”想必是不二之选:产能加速扩张、价格加速下降、销售加速上量、股价加速飙升……当然,还有一直围绕着特斯拉的种种争议也加速扩大。

渡过当年Model 3的“产能地狱”和破产危机,特斯拉加速狂奔,一切好消息和坏消息来了又去,令人目不暇接,也让人又爱又恨。

无可否认的是,这条屡见报端的“鲶鱼”,正引发着持续不断的地震,加速整个汽车市场和行业的洗牌和新生。

■ 50万销量目标仅差一步,中国“韭菜”功不可没

2020年年初,特斯拉CEO马斯克设定的全年交付量50万目标曾一度被外界认为不切实际。但最终这个数字被定格在了499,550,距离目标仅差了450台,也创下特斯拉成立以来的最高的交付纪录。

在这近50万的销量里,国产特斯拉Model3是绝对的主力。特斯拉似乎完全不像其他燃油厂商那样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从2020年3月开始,国产Model 3每月销量就均超过了1万台,11月更是超过两万台。

虽然官方没有公布12月的最终销量,根据之前销量走势估计,国产Model 3的全年销量超过了12万辆,在特斯拉全球销量占比超过20%,在2020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占比也超过12%。

这么看来,在2020年年初国产特斯拉Model3交付时,马斯克在上海超级工厂的舞蹈,仿佛正是提前为了胜利而庆祝。

除了特斯拉的品牌光环和相对稳定的产品力,国产Model 3热销的核心秘诀也简单粗暴——降价。

2020年1月,国产特斯拉Model 3交付时入门车型的起售价为35.8万元。后续经过四次降价,入门价格如今已经变成了24.99万元。

伴随特斯拉降价的动作,老车主拉起的抗议条幅、特斯拉中国食堂禁止出现任何韭菜相关食物的传闻……一次又一次被送上新闻热搜,人们的心态也悄然发生了改变,从最初的调侃戏谑,变成了如今的见怪不怪。

刺激销量是降价的目的,上海超级工厂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是降价的底气。

短短一年时间里拔地而起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如今已经达到了25万年产能。这意味着供应链本土化基本完成,大规模生产边际效应凸显,生产成本显著降低。

此外,磷酸铁锂电池在标准续航版Model 3上的搭载,更是将最大头的电池成本显著拉低。

对比之下,甚至有时让人觉得并不是特斯拉Model 3降价太快,而是行动迟缓的传统车厂利润太高,躺着赚钱。

其次,很多分析都表明,特斯拉“以价换量”的动作,是受与上海政府的“对赌协议”的压力使然。

这些报道中,无一例外地指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从2023年年底起,每年须纳税22.3亿元。同时,特斯拉还必须未来5年在上海工厂投入140.8亿元人民币。若无法满足上述协议安排,就需要将上海超级工厂的土地归还给上海政府。

有分析称要实现这些目标,特斯拉中国的年产销需要达到50万的水平。虽然实情是否如此,我们不得而知,但上海政府的种种优惠显然不是白给。表面光鲜亮丽的特斯拉,支撑其后的依然是一个个加班加点的打工人。

此外,Model 3的价格下降,也对应了马斯克曾经制定的“先造超跑,再造豪华车,最后用一款平民车型推动电动化普及”的构想,从根本逻辑上与特斯拉成立之初的愿景相符。

在谈到2020年差一点就达到的50万销量时,马斯克在社交软件上表示:为特斯拉团队取得这一重要里程碑而感到骄傲。在特斯拉初期,乐观的说,我认为我们只有10%的机会幸存下来。

追溯到2018年4月,为Model 3量产工作忙的焦头烂额的马斯克还曾发布了一张自己晕倒在车旁的照片,身上盖着一张写着“破产”的硬纸板,并配文“马斯克被发现晕倒在一辆特斯拉Model 3旁,身旁散落着Teslaquilla(特斯拉牌龙舌兰)的瓶子,脸上的泪痕清晰可见。”

“幸存”下来的特斯拉,今年正式推出了这款龙舌兰酒,每瓶售价250美元,在美国一开卖就被抢购一空。

最后多提一句的是,如果是传统燃油车厂商,在面临450台就达到销售目标的时候,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熟悉行业的朋友们一想便知。

反观特斯拉的“诚实”,不免就像它的价格变化一样,让人感情复杂。

■ 狂飙突进的股价,是对卖车之外的想象

紧随销量增长的,还有特斯拉狂奔的股价。截止目前,特斯拉市值已经超过了8000亿美元,约等于三个丰田,七个大众,基本完全跳出了车企的估值逻辑,也推动马斯克登上的全球首富的宝座。

背后的逻辑,除了泡沫,是投资人对特斯拉作为一家真正科技公司的期待。

造车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但并不是最赚钱的产业,全球最赚钱的车企丰田的利润率也不到10%。相比之下,苹果2020年在APP STORE应用商店的总收入就超过了640亿美元。

资本对特斯拉的想象,是作为科技公司在自动驾驶、智能生态等方面创造更大的利润,再创万亿市值。

在科技创新方面,特斯拉的2020年也是软硬两条腿走路:

硬件方面,不是车型而是电池。在特斯拉电池日上公布的全新4680无极耳电池,能显著降低发热,解决高能量密度电芯的散热问题,并提高充放电峰值功率。最终使新电池的能量实现5倍提升,成本降低14%,帮助车型续航里程提高16%。

对此,也有一些质疑称特斯拉新电池实质上依然是在工艺上做文章,并没有革命性的改变,续航提高16%的成绩,看上去也并不是特别的惊人。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称采用新电池将把每千瓦时电池成本降低56%,投资生产成本下降69%。言外之意,相比续航提升,新电池更大的意义应该在于降本增效,提高利润率。

硬件支撑现实,软件探索前沿。在去年7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马斯克就又放了一颗“卫星”,称有信心在年内完成开发L5级自动驾驶的基础功能。

虽然事实证明这是马斯克又一次“大嘴巴”,但特斯拉团队的确在去年开始对自动驾驶(FSD)系统进行了底层代码的重写,同时开发名为Dojo的神经网络训练计算机,以处理目前全球道路上行驶的百万台特斯拉产品每天产生的海量数据,帮助FSD系统不断优化。

从目前的进展来看,虽然马斯克之前宣称的2020年底完成全新FSD系统的目标已经注定跳票,但零零散散的报道显示,特斯拉FSD在过去一年中的的确确实现了“脱胎换骨”般的改变。

马斯克本人首先甘当小白鼠,使用FSDBeta版本进行上班通勤,而他自称已“全程几乎无须任何干预。”

在去年11月,有参与测试的特斯拉车主发布了FSD Beta版本运行的视频。视频显示,特斯拉车辆实现了在非封闭道路路口识别交通信号灯、自主通过环岛、遇到临近车道的大货车靠近时,判断道路空间狭窄并自动折叠收起了外后视镜等动作,“流畅的就像有人在驾驶一样。”

而在最近的一个测试中,一辆搭载FSDBeta版本的特斯拉Model 3完成了从洛杉矶到硅谷的“零干预”自动驾驶。据车主表示,在整个超过5小时的行程中,除了在充电时进行了1分多钟的人工介入外,全程实现了“自动驾驶”。

FSD 系统的不断优化,显然是特斯拉高市值的最有力的支撑。此前,特斯拉已经通过销售FSD软件功能获得了5亿美元以上的收入。后来马斯克还曾表示考虑未来对FSD功能进行订阅收费。如果FSD功能能够真正实现L5级别的自动驾驶,这种模式显然将进一步提升特斯拉的盈利能力。

此外,更大的想象来源于马斯克曾经多次提出的 Robotaxi 自动驾驶共享网络设想——在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能力(FSD)的车辆,将让车从消费品升级为创收工具。让车主在不用车时,自动跑出去接送乘客,为车主赚钱。

听上去就和2020年底某个破圈的网红电子游戏里的“德拉曼出租”一样,只是不知游戏中描绘的场景是否会真的成为现实。

■   狂奔的隐忧:品质与事故

2020年年底,除了销量数字的新高,将特斯拉中国推向风口浪尖的还有科技媒体品玩的一篇《特斯拉中国乱象揭蛊》——文中直指特斯拉中国不计一切追求销量,在产品品控、零件质量把关上存在问题。

即使特斯拉高层随后强硬回应,否认文中描写的问题,并声称要进行起诉。特斯拉产品做工不好、事故频发几乎已成为了公众心照不宣的共识。特斯拉的各种事故,也一直是吃瓜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新闻。

2020年,从官方主动承认的产品召回到被国家监管过问的“芯片门”,再到高速上被吹飞的车顶和屡屡“失控”的车辆,特斯拉的负面新闻一次又一次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与每月上涨的销量形成鲜明对比。

梳理回顾这些事件,不难发现2020年特斯拉的负面新闻基本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年轻的特斯拉中国内部管理混乱的产物。

2020年初,当大部分人还处于居家隔离的时候,有国产Model 3车主就在网上发声,称购买到的车辆装配的控制器芯片版本与随车环评清单上型号的不符。

随后,这个在传统汽车身上很少见的“减配问题”闹得沸沸扬扬,甚至惊动了监管部门约谈特斯拉中国。最终,特斯拉中国官方做出承诺,将为问题车辆免费升级硬件。

出现问题的原因,则是“供应链状况”——由此可见,创造了国内汽车工厂建设记录的特斯拉超级工厂,硬件建设跟上了速度,但管理流程等软件上的磨合显然没那么快完成。

第二类,是由特斯拉产品做工问题和特斯拉全球一贯的“任性”叠加造成的问题。

最显著的例子,是10月下旬特斯拉因“断轴问题”,宣布召回29,834辆进口Model S和ModelX后的舆论风波。

特斯拉中国刚刚宣布召回的时候,媒体舆论还对这种积极认错的态度表示赞同,对特斯拉美国工厂产品做工不佳表示理解。谁知道,随后特斯拉美国总部“作妖”,在对美国监管部门的情况说明中“甩锅”中国用户使用习惯,不承认产品缺陷。

这种截然相反的态度,让舆论出现戏剧化的翻转。随后,新华社一篇评论点名批评特斯拉“车都已经在中国召回了,在海外却不认账,甩锅中国用户使用习惯和监管部门压力,这种‘特斯拉傲慢’惯不得。”

相信对于这种情况,特斯拉中国内部一定是有苦难言。有一个公开社交媒体上宣布取消公关部的大嘴CEO在,不知道未来还会挖多少坑,造成多少类似的舆论危机。

第三类,则是特斯拉“失控”疑云。

有不完全统计表明,在过去的半年里,特斯拉在中国发生了11起“失控”事故。

在新闻图片上,我们既能看到常见的行驶过程中的撞车事故,也能看到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撞上居民楼”、“冲入酒店大堂”、“冲入洗手间”……事故涉及的车型也从老款的进口Model S/X到最新的Model 3 实现“全系覆盖。”

事故的原因也永远是双方各执一词。事故车主总是说:“刹车踩不动,车辆失控”;官方声明永远是“数据没问题,没有发现车主有踩下制动的痕迹。”

最新的事件进展就发生在这几天,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在对美国246个特斯拉失控加速案例经过调查后表示,“全部都是驾驶员踩错踏板造成的,没有证据能证明这些车辆存在突然意外加速的质量缺陷。”

就在美国监管部门进行澄清的同时,新华社也再次发声,表示“别让‘失控’的特斯拉 毁了新能源汽车的前途。”

难道中美两国的特斯拉车主都喜欢把电门当成刹车踩?或许研发一个给特斯拉油门踏板装的专属行车记录仪,将会成为一门不错的生意。

■    特斯拉的逻辑

加速的特斯拉就和2020年给所有人留下的印象一样,狂奔而过,一地鸡毛。围绕这个全球最高市值汽车企业的新闻,除了以上提到的,还有太多值得回味的地方来不及书写。

排除“韭菜”、“销量”、“事故”这种表面吸引眼球的问题,最后我们尝试梳理一下特斯拉的底层逻辑,也能回答某些大家关心的问题。

特斯拉的底层逻辑是什么?用软件工程的思维造车,实现极致的标准化和高复用。

特斯拉最根本的竞争力在哪里?极致的成本控制,由此产生的“长板很长,短板很短”的产品形态。

于是,特斯拉在初期,不用成本更高、性能更好的永磁同步电机;连电池都是松下的笔记本圆柱电池,而不是公认的更适合汽车的方壳电池。

在如今,做自动驾驶时,马斯克也是寄往于软件算法,而不是成本更高的激光雷达。

因此,蔚来高层说特斯拉要做电动车的福特,这话没错。特斯拉前两款量产车型近百万的售价,给了人们“豪华品牌”的错误印象。而成本更低的特斯拉Model 3 如今已经沦为了纽约的出租车。

那么国产Model Y会进一步降价吗?肯定会。即使特斯拉高层称供应链本土化基本完成,降价空间不大。但单电机、磷酸铁锂电池这些肉眼可见的成本更低的配置,必然会给国产特斯拉Model Y降价的空间。

此外,随着2021年柏林工厂的投产,上海工厂的产能进一步提升,传闻中20万以内的更入门特斯拉大概率也在路上。

于是,传统汽车行业习惯讨论的品牌光环、保值率、乃至对于负面新闻的态度,在特斯拉身上统统不适用。有时候回头来想一想,人们对这些事物的固有认知,又何尝不是传统汽车品牌所营造出来的刻板印象呢?

这样看来,特斯拉的伟大不仅仅是用行动践行推广电动车的理念,更在于在传统寡头长久把持的行业里硬生生地注入了新思路,把死气沉沉的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鲶鱼之名,实至名归。不出意外,2021年的新能源市场,特斯拉会继续在争议中加速狂奔。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收藏
分享到:
Model Y
纯电动
24.99 - 35.49 万
纯电续航
688 km
最高电池容量
78.4 kwh
慢充时间
10.00 小时
快充时间
1.00 小时
最新文章
限时14.89万元的风云T9超长续航版,到底值不值?
33.48万元-41.48万元!腾势Z9广州车展上市,腾势全明星阵容大展科技新豪华魅力
对话起亚高层:我们的转型是成功的
星途『秀肌肉』!猎鹰智驾在2024广州车展震撼首测
展现强大气场的腾势N9,引领品牌向上进阶
东风汽车三品牌组团登陆广州车展 多款车型亮相发布
新能源布局再提速!奇瑞品牌风云序列猎风、劲云概念车全球首秀
2025款起亚EV5上市,桌板+冰箱+大空间,很懂中国消费者
奇瑞首款豪华旗舰MPV,星纪元E08将成为中国版“埃尔法”
含“华”量最高的奥迪纯电来临,Q6L e-tron家族全域智能进化
长安马自达MAZDA EZ-6领衔亮相2024广州车展新能源馆
​官方指导价69.9万元,东风猛士917高地雄狮广州车展上市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