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至26日,是2023日本移动出行展(JAPAN MOBILITY SHOW 2023)的媒体日,也是众多车企举行发布会的时段。可能会有人对这个展会感到有点陌生,这很正常,因为它上一届还叫“东京车展”呢。
与之类似的,是德国慕尼黑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它的前身是法兰克福车展。在改名之后,很多人叫不习惯,还是把它称作慕尼黑车展。
当然不管名字是什么,它们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告诉大家,车企打算在不久的将来,为我们提供怎样的出行工具。这是比较严谨的说法,就像这次日本移动出行展上,有品牌还真的不止发布了全新的概念汽车,还有小轮椅和飞机。
丰田:多样出行工具,构建温馨社会
这次丰田一口气展示了九个出行产品,包括了SUV概念车「FT-3e」、跑车概念车「FT-Se」、兼顾个人出行或商业运输的电动化车型「KAYOIBAKO」、能够适应不同出行场景的皮卡「IMV 0」、三排座纯电SUV「LAND CRUISER Se」、中型纯电皮卡概念车「EPU」、三轮电动个人载具「LAND HOPPER」、空间移动车型的实验性运载工具,以及电动轮椅「JUU」。
虽然这些车型分属不同类型,不同细分市场,甚至不同领域,但我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更注重现实生活中“人车合一”的最佳体验。
比如丰田的SUV概念车「FT-3e」,它在设计上追求简洁,同时车身下半部分到车门上部配备有数字显示屏,可以显示电池电量、车载温度和车内空气质量,让驾驶员可以提前做出行计划。
FT-3e
而跑车概念车「FT-Se」则被赋予了TOYOTA GAZOO Racing的灵魂,它的很多核心组件可以与「FT-3e」共享。而且还有个新设计的护膝,在加速时可以更好地承托驾驶者的身体。
FT-Se
「KAYOIBAKO」是这几款概念车里,我觉得最有赛博朋克风的,因为那款知名游戏里也有这样类似的小车。不过「KAYOIBAKO」可要“全能”多了,它可以根据具体要求定制硬件和软件,既能做物流车,也能当作班车,还有为轮椅使用者提供便利的设计。
KAYOIBAKO
还有皮卡概念车「IMV 0」,它的外观设计简洁硬派,最大的亮点是可以在甲板上使用自定义的零件,成为定制化车型。它同样具备从商务出行、物流运输,再到休闲旅行来回切换的定制化潜力。
IMV 0
在丰田的设想里,「IMV 0」与「KAYOIBAKO」之间的差异在于更开放的“切换能力”,毕竟它后面是平板。人们可以在上面开个移动咖啡店,路边餐饮摊,或是夜市地摊,甚至可以变成“胶囊酒店”。无论是空间还是店面效果,应该都能成为“最靓的仔”。
另外丰田这次还发布了一款名为「NEO Steer」的概念方向盘,它的设计精髓之处在于油门和制动踏板集成在方向盘上,有点类似摩托车的操作。这个设计再加上四边造型,可以带给驾驶者更开阔的视野,以及更宽敞的脚下空间。另外这款方向盘更为积极的意义,在于为下肢不便的用户提供安全、直观的驾驶方式,让他们也能享受自由出行。
而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就是这款「JUU」电动轮椅。它在上下楼梯的时候,前面的驱动轮可以克服台阶,同时可伸缩的尾部从靠背处向下翻转,从而稳定轮椅,防止发生前后倾斜。这些都让「JUU」可以上下16cm的台阶,还能在使用者上车之后,自觉从车尾上车。
从这几款出行工具上,我们能够看到丰田如何通过电动化、智能化来丰富人们的出行选择。而且这些出行工具也越来越“拟人化”,在生活中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困难,完成更多工作和挑战。就像丰田汽车社长佐藤恒治在介绍这些产品时所说:“我们希望通过缤纷多彩的移动出行工具,助力构建一个充满欢笑的温馨社会。”
雷克萨斯:车辆成为真·陪伴者
作为丰田旗下的高端品牌,雷克萨斯在本届展会上首次发布了全新纯电概念车型「LF-ZC」和「LF-ZL」,其中「LF-ZC」量产版计划在2026年上市,它在性能上汲取了全新RZ的研发经验,DIRECT4电子动态四驱系统有出色的驱动力控制,数字化座舱则让车辆成为用户真正的「陪伴者」。
而作为雷克萨斯更久远未来的纯电旗舰车型,「LF-ZL」能够通过感知用户行为,像用户提出个性化建议,进而为每位用户提供独特的驾驶体验和卓越的人车互动体验。
日产:创新与激情,丰富生活
日产汽车这次发布的是“Hyper家族”,共有「Hyper Urban」、「Hyper Adventure」、「Hyper Tourer」、「Hyper Punk」和「Hyper Force」五款定位不同,形态迥异的概念车型。
不过它们或多或少都有提高驾乘人员现实出行体验的设计和功能。比如与NISMO团队共同开发的高性能车型「Hyper Force」,它就在外观内饰上,有提高操控表现和有助于提高驾驶员集中注意力的设计,像仪表板上的面板有延伸包围效果,让驾驶者可以更轻松地看到轮胎抓地力、温度、气压、刹车盘温度、动力分配等信息。
还有这个「Hyper Tourer」,日产汽车希望通过自动驾驶等智能化、电动化技术,将日式传统的“待客之道(Omotenashi)”装进一辆汽车里。这款车的终极目的,是在自驾出游或商务出行期间,车内人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所以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大容量的固态电池,都是为了方便驾驶者能够将座椅扭转,然后与左右及身后的乘客聊天、欣赏音乐的技术。
至于「Hyper Adventure」就更加极致了,它不仅有非常硬核的通过性和越野能力,同时大容量的车载电池可以作为野营、电动摩托艇等设备的充电电源,还能在一些紧急情况下,为住宅、写字楼、社区供电,向电网反输送电量。
你看,从聚焦驾驶,到转身交流,再到移动电源,日产汽车在本届展会上再次强调了自己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和生活方式,希望丰富人们生活的努力。虽然我们也看到了日产汽车在发布这几款概念车的时候采用了“元宇宙”的概念和玩法,但本质还是聚焦未来现实生活的出行移动体验。
本田:出行可以上天入地
本田在这次展会上有两个主题要展示,一个是“突破”,一个是“扩展”。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帮助人们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后者则是打破人身体条件的制约。
其中“突破”移动出行系列里,有一辆名为「Cruise·Origin」的自动驾驶汽车。由于不需要驾驶员,所以车辆内部可以形成面对面乘坐的六人座舱,再加上充裕的头部空间,特别像是家里的客厅。这辆车我觉得已经超出了MPV的范畴,而更像是一款「微型巴士」。
本田也表示,已经与GM·Cruise合作,计划在2026年初在日本推出使用Cruise·Origin运营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所以,好吧,它其实是一款「大出租」。
另外一辆车与Cruise·Origin正好相反,它很小巧呆萌,有着极具“e时代”气息的头灯,以及四只“大脚”。这款名叫SUSTAINA-C Concept的概念车主打的是可持续发展,车辆重复使用废旧丙烯酸类树脂打造。所以它突破的其实不是时间,也不是空间,而是材料。
据了解这个「丙烯酸类树脂」是一种在汽车行业应用很广泛的化工材料,优点就是耐脏抗造,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还有就是作为车漆不容易变色。
所以想象一下,这款车量产之后,可能是“寿命”和保持“鲜亮”时间最长的车型。
除了汽车,“突破”系列还有两款飞机:Honda eVTOL和HondaJet Elite II,从图片和名字我们也能看到二者的用途和应用场景,Honda eVTOL是一款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电动飞行器,而下面的HondaJet则是一款喷气式飞机。
Honda eVLTOL
HondaJet Elite II
它们在出行上的意义很明显,就是突破空间的制约,让我们上天下地,哪怕是城际通勤,坐飞机就好,马上就到。
“扩展”系列里的纯正汽车是「Honda CI-MEV」。虽然身材较小,但它却是为了探索而生。本田表示Honda CI-MEV可以满足人们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同时可以扩大用户的活动范围。
另外两个产品更加特别,一个叫Honda Avatar Robot,其实是机器人,受到我们的控制,相当于是人的“分身”。它的主要应用场景是在高危环境替代人类作业,比如有毒有害气体弥漫的地区、战场、高辐射地带等。
而UNI-ONE则更像一部轮椅,人们可以通过调整身体重心来控制它移动。这样既能够为移动困难的人也有自由出行的机会,另外对于正常人来说,UNI-ONE也能成为“解放四肢”的高效个人移动工具。
最后游离于这两个系列的,是“顺便提一句”的PRELUDE Concept,这是一款拥有修长车头,紧凑车尾的双门纯电车型。本田表示它全面继承了品牌独有的“操控喜悦”和高阶性能,满足人们心随而往,畅快驰骋的驾驶渴望。
所以,这款车首先是辆“驾驶者之车”,亲自操控才能体会到它的最大能力和极致乐趣。
从本田发布的这一系列出行工具中,我们看到个现象:这些产品全都是聚焦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具体的出行场景、出行需求,同时注重人们在出行时间、空间、便利性、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体验。
由于篇幅所限,还有很多品牌发布的新车我们没法逐一展开了。但它们同样为我们展现了在不算太遥远的将来,更多出行场景中,我们还有哪些能够聚焦眼前、聚焦现实的智能电动化产品。
就比如三菱发布的一款带四驱,能对开门和翻转座椅的6座「D:X Concept」概念车;具有极强赛博朋克风,以及驾驶座居中的斯巴鲁「SPORT MOBILITY CONCEPT」概念车;以及仍然执着于转子技术的马自达「ICONCIC SP」概念车。在它们的亮点中,如何让大家享受驾驶,享受坐车出行,占据的篇幅更多一些。
整体来看,日系品牌在本届日本移动出行展上体现的都是「更现实」,这或许就是它们与欧洲品牌的最大不同。回想此前慕尼黑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上,以奔驰、宝马、奥迪为代表的欧洲车企发布的概念车,它们有很多类似“元宇宙”这种虚拟技术,总是考虑如何让人通过汽车连接到网络上,并实现更强的虚拟社交。
这样的日本市场,比亚迪机会在哪?
正如丰田汽车社长佐藤恒治在发布会致辞提到的:“丰田希望贴近每一个人的需求,把大家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变为现实。”从这些面向将来的概念车型中,我们看到了日系品牌对于智能、电动以及网络互联对于汽车的作用,仍然是服务于真实环境,比如眼前的路,周围的人,还有令人激动的赛道,以及颇具挑战的山川河流。
而诸如网络社交,或者是“元宇宙”这类的虚拟服务,都不是日系品牌心中的重点。即便是自动驾驶、更智能的车机管家,或是丰富的驾驶模式和人机互联,也只是为了帮助驾驶者和乘客,更好地享受真实世界中“人车合一”的体验。
这或许也是日本这个国家,以及这个区域市场所展现的独特气质,更看重普通人是否舒适,开心,安全。哪怕网络并不发达也没关系,人与人、人与车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更加重要。
那么这种气质对于进入日本市场的中国品牌而言,又有怎样的机会呢?让我们看看比亚迪在这次展会上是如何“投其所好”的吧。
这次比亚迪有三款车型成为了“展台主力”,分别是纯电轿跑车型「海豹」,它预计将于2024年春季在日本上市;百万级SUV「仰望U8」,它在现场展示了“原地调头”功能;还有豪华MPV车型「腾势D9」,展现了座舱的舒适和高级感。
正如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所言:“在日本消费者的支持下,比亚迪将致力于电动车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助力电动车成为民众必不可少的绿色出行选择。”所以性能、空间、舒适、安全,这是比亚迪在本届日本移动出行展的核心主题,相信也能成为品牌在日本市场长期征战的持久推动力。
邦点评
2023年即将进入尾声,我们马上就要迎来2024年。对于所有车企而言,这意味着距离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时限越来越近,尽快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也变得更加迫切。也就在这个“该做决定”的节点上,我们看到了日系品牌在家门口表现的态度,更加务实,更加注重线下的交流。而在远方的“BBA”们,则对打造一个“虚拟世界”更感兴趣。
当然,我们目前还无法判断谁的方向更有前途,但日系的“概念”更容易落地,而BBA的概念,还要更多时间和资源,才能实现。对于这两种不同路线,你更看好哪一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