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退出
汽车界的『QQ+微信』?极氪领克合并,能否1+1>2
来自:电动邦
作者:邦老师
2025-02-17 16:45:28
手机浏览

2025年2月14日,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ZK.US)、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分别发布公告,宣布极氪完成领克收购及注资事项,完成后领克51%权益归属极氪,49%权益归属吉利汽车,领克成为极氪非全资附属公司。

从提亲到结合,极氪和领克『仅』用了三个月。而这三个月的背后,却似乎又有着更绵延的情愫和故事。目前对这门『亲事』的看法多有分歧,只是此时此刻,尘埃落地,终成眷属。而在我看来,1+1之后的关系,更像是社交领域中的腾讯的QQ与微信。

QQ 诞生于互联网早期,以丰富社交互动、个性化装扮和便捷沟通,成为年轻一代的社交宠儿,在网络社交起步阶段搭建起沟通桥梁;微信顺应移动互联网浪潮,凭借简洁界面和强大功能,从即时通讯到移动支付,从公众号到小程序,渗透生活各方面,成为全民必备应用。QQ 和微信定位清晰、用户群体独特,共同构建腾讯庞大社交帝国,满足用户社交和生活需求,让腾讯在社交领域地位稳固。

而领克自诞生以来,凭借独特设计风格、出色性能以及融合吉利与沃尔沃技术的优势,在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极氪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后起之秀,凭借先进电动技术、高端产品定位和时尚设计,在市场中迅速崭露头角,受到追求科技与品质的消费者青睐。

极氪与领克合并,预示着汽车行业将迎来新的变革。今天的杂谈,我们就来唠唠这件事儿。

曾经的『两兄弟』,如今的『大融合』

领克诞生于 2017 年,是吉利控股集团、吉利汽车集团与沃尔沃汽车集团联手打造的高端合资品牌。其诞生背景极具战略意义,彼时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对于高品质、个性化汽车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吉利通过与沃尔沃的深度合作,旨在打造一个融合欧洲技术与设计精髓,同时又能满足中国及全球市场需求的全新品牌。领克的诞生,承载着吉利冲击高端市场、提升品牌形象的重任。

领克初期凭借独特的『都市对立美学』设计理念,迅速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以领克 01 为例,这款基于 CMA 基础模块架构打造的车型,在上市后便凭借出色的安全性能、科技配置以及沃尔沃技术背书,在紧凑型 SUV 市场中崭露头角,为领克品牌打开了市场局面。

随后,领克不断丰富产品线,推出了领克 02、领克 03 等多款车型,涵盖了轿车、SUV 等多个细分领域,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技术研发方面,领克持续投入,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其自主研发的 Drive-E 系列发动机,具备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搭配先进的变速器和底盘调校技术,为车辆提供了出色的动力性能和操控稳定性。

此外,领克还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推出了领克 01 PHEV、领克 05 PHEV 等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以及领克 Z20 等纯电动车型,展现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凭借出色的产品实力和营销策略,领克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24 年,领克汽车全年累计销量达 285,441 台,同比增长近 30% ,实现历史性突破。从第一款车型上市至今,领克累计销量已超 133 万台,以独特的魅力不断吸引年轻态用户群体。领克还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自 2021 年首批整车发运以来,海外出运量累计超 8 万辆,已连续三年位列欧洲市场单车价格 4 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 30 万元)以上中国品牌出运量第一 。

而极氪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贵,于 2021 年正式成立,网上有不少人认为,极氪源自与领克,其实这种看法并不正确。极氪的诞生源自吉利汽车在新能源战略上的布局。当时,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消费者对于智能、高端的新能源汽车需求不断增长,极氪应运而生,旨在满足消费者对于高品质新能源汽车的追求。

极氪成立后,发展迅速,依托吉利的 SEA 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极氪打造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首款车型极氪 001,以其独特的猎装造型、强大的性能和丰富的配置,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此后,极氪还推出了极氪 009、极氪X、极氪007、极氪 7X、极氪MIX等车型,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在市场表现上,极氪同样成绩斐然。2024 年,极氪全年共交付 222,123 台,同比增长 87%,年度目标完成率超 96.5%,位居新能源汽车前列,成为中国豪华纯电年度销冠。此外,极氪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截至 2024 年底,已进入瑞典、澳大利亚、阿联酋、新加坡、墨西哥、埃及等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 ,覆盖欧洲、亚洲、大洋洲等六大洲,展示了其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合并背后,是汽车行业的『加减法』

极氪与领克的合并,并非偶然,而是在汽车行业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为应对诸多挑战与机遇做出的战略抉择。从行业整体态势来看,当前汽车市场正处于深度变革期,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

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众多车企纷纷加大投入,抢占市场份额,价格战、技术战此起彼伏。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 年,国内共有 227 款汽车降价,超过 2023 年的 148 款,也大幅超越了 2022 年的 95 款 ,价格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企业的成本压力与日俱增,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成为车企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同业竞争与资源重复投入,是极氪和领克合并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市场的发展,极氪和领克在产品定位和市场覆盖上逐渐出现重叠。领克原本专注于中高端燃油和混动市场,极氪专注于纯电市场,但后来领克推出了纯电车型,极氪也有布局增程路线的计划,双方在产品和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

例如,领克 Z10 作为领克旗下的纯电轿车,与极氪基于相同架构打造的极氪 007 和极氪 001 在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这不仅分散了企业的资源和精力,也不利于品牌的差异化发展。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双方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重复投入。以研发为例,为了在技术上保持竞争力,极氪和领克都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研发,但由于部分技术研发方向相似,导致资源没有得到最优化利用。

其次,市场竞争与成本压力也是推动合并的重要因素。

在全球汽车市场中,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尤为激烈。特斯拉凭借其领先的电池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了重要市场份额;国内的比亚迪、蔚来、小鹏等新能源车企也在不断发力,推出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极氪和领克需要整合资源,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成本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电池成本、芯片成本等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给车企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通过合并,极氪和领克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降低采购成本、研发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而解决同业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是极氪和领克合并的目标之一。

通过股权结构的优化,极氪持有领克 51% 股份,实现了对领克的控股,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整合双方的资源,统一规划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等环节。

在产品研发方面,双方可以共享技术平台,避免重复研发,加快新产品的推出速度;在生产制造方面,可以整合生产基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市场营销方面,可以整合渠道资源,提高品牌影响力,提升市场份额。

从战略意义上看,合并后的极氪和领克将形成更强的品牌合力,进一步提升吉利在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力。通过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打造更加丰富、多元化的产品矩阵,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协同效应,带来1+1>2 的可能

极氪和领克的合并,在多个关键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协同效应潜力,有望实现 1+1>2 的效果,这与 QQ 和微信在功能及用户群体上的互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研发领域,极氪和领克各自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极氪依托 SEA 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在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智能驾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金砖电池技术,具备高能量密度、长续航、安全可靠等特点,为极氪车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浩瀚智驾系统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表现出色,能够实现高速领航辅助、自动泊车等功能,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领克则凭借 CMA Evo 架构、SPA Evo 架构以及领克 EM-P 插电式混动、FLYME AUTO 智能座舱系统等技术,在混动技术和智能座舱方面占据优势。领克 EM-P 超级电混技术,通过高效的发动机与电机协同工作,实现了低油耗、强动力的双重优势;FLYME AUTO 智能座舱系统,以其简洁易用的界面、丰富的功能和流畅的交互体验,为用户带来了极致的座舱体验。

在合并后,双方则可深度共享技术研发成果,整合研发资源,避免重复研发,从而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

例如,在智能驾驶领域,极氪可以将其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算法与领克的智能座舱系统相结合,为用户打造更加智能、便捷的驾驶体验;在电池技术方面,双方可以共同研发新一代电池技术,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降低成本。据相关测算,通过研发协同,极氪和领克有望降低 10%-20% 的研发投入 ,这将为双方在技术创新上提供更多的资源和空间,加速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在生产制造方面,整合生产基地和供应链体系,将带来显著的规模效应。极氪和领克可以统一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大规模采购获得更优惠的价格,降低采购成本。同时,整合生产流程,优化生产布局,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减少生产环节的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据估计,极氪和领克联合采购合并 BOM 成本将降低 5%-8%,产能利用率将提升 3%-5%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还能使产品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吸引更多消费者。

最后,两者还可以分享销售渠道。极氪成立时间较短,销售渠道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领克经过多年发展,在三四线城市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合并后,极氪可以借助领克在三四线城市的渠道优势,迅速拓展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领克也可以借鉴极氪在一二线城市的销售经验和营销模式,提升销售业绩。双方还可以整合售后服务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售后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就像 QQ 和微信,虽然定位不同,但通过功能和用户群体的互补,共同构建了腾讯强大的社交生态。极氪和领克在合并后,通过研发、生产、销售等多方面的协同,将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更强大的品牌合力,提升在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力。

前路漫漫,步步走强

极氪与领克的合并,虽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就如同 QQ 和微信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面临着新的竞争和用户需求的变化。

因为在过去几年,极氪做到了豪华品牌应有的市场定位,但在市场销量的金字塔型结构中,豪华向上的规模受限。而领克作为全球高端品牌,过去8年的定位打造很坚定,燃油车售价表现和品牌美誉度都在自主品牌头部,品牌溢价和合资品牌相当。

据悉两个品牌整合后,极氪主攻豪华高端市场,领克在高端+中高端持续扩宽,具体来看,

极氪将聚焦30万及以上市场,以中大型车为主,中型车聚焦纯电,大型车聚焦超级电混;而领克定位『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专注『潮流、运动、个性』,聚焦20万及以上市场,小型车聚焦纯电,中大型车聚焦混动。两者在整车架构、电子电气架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关键技术领域,领克将共享最好的造车资源、最先进的新能源技术。

总得来说就是8个字『极氪向上,领克向宽』,我们可以相信,在极氪科技集团的全面赋能下,两个品牌,特别是领克品牌不仅不会弱化,还会进一步强化。

从2025年领克的产品规划来看,领克将聚焦EM-P智能电混,推出2款全新车型。 其中,领克900作为领克首款旗舰大六座SUV,自亮相以来市场反馈热烈,领克900基于SPA Evo大型电混车专属架构打造,将全球首搭英伟达Thor芯片,同时搭载自研浩瀚智驾,将于今年第二季度正式上市。此外,领克900已完成与DeepSeek大模型的深度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领克是少有的覆盖混动、燃油、纯电三种动力形式的高端品牌,根据车型分布,而从领克的产品规划来看,未来产品的动力结构比例(混动、燃油、纯电)将会是5:3:2。

最后我也希望,极氪与领克的合并,能像 QQ 和微信在社交领域的成功一样,同时我们也发现,这样的品牌合并,或许将成为当下汽车行业的新潮流,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加高效、智能、绿色的方向发展。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收藏
分享到:
最新文章
汽车界的『QQ+微信』?极氪领克合并,能否1+1>2
7.98万-12.98万元,高阶智驾+第五代DM技术,第二代秦PLUS智驾版上市!
比亚迪元UP智驾版上市,9.98万买高阶智驾+401公里长续航
4.78万元起!『创业神器』五菱之光EV上市
预订至今已热销15379台!宏光MINIEV四门版将于2月22日正式上市
限时20.98万的传祺E8 PRO+,除了价格还做对了什么?
全功能导航、DeepSeek融合、自定义微场景!岚图知音车机体验全面升级
11.58-14.88万元,吉利银河L7 EM-i正式上市
7.19万元起,新一代长安睿行EV上市,配宁德三代电池、长安天工电驱!
同级唯一DeepSeek加持,奔腾小马2款新车型智趣上市
华为第五界?上汽的『真香』转身,或与华为推出「尚界」
2025年“卷”续航和座舱,从限时7.98万起售的吉利银河L6 EM-i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