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看到朋友圈内一篇文章,是由某嗅转发、由某潮工作室撰写的文章《为什么说电动汽车都不值得买》,被标题搞懵逼的我点进去,发现第一段还“回味”了作者的另一篇《所有的电动汽车,都是垃圾》,发给同事和身边车主看了下,我们有个统一的感觉:真有点像吞了个比苍蝇大不少的东西,不吐不快了。
然后,不管是否代表所有燃油车媒体行业,某潮工作室能前后两次码出这么规模宏大、有理有据的内容,首先说声“您辛苦了”,笔者并非对您的工作努力和叙述逻辑不认可,但是您用“垃圾”、“所有的”和“不能买”,这样的词汇,我和身边想买电动车的小伙伴以及电动车主确实都有点坐不住了……作为一名电动车的爱好者和观察者,仅以个人立场做一些主观发声,并不是针对谁,只希望在座的大家不要偏激的看待EV的现在和未来。
由于要“吐槽”的原文比较长,所以本文也会偏长……只好跟您说声抱歉,如果嫌烦,您可按小标题和加粗内容引导完成快速阅读。
首先看一下原作者提出的问题,我总结了下,基本是以下几大点:
1. 纯电动车型续航里程短,存在里程焦虑
2. 受制于现实使用情况(高温冷气、低温暖气),实际续航会更短
3. 充电时间相对太慢,慢到会改变我们的生活节奏
4. 充电频次比加油高,也会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
5. 快充时,出于保护电池目的,实际通常只能充80%上下,进一步导致开不远,或者开远路充电次数多、时间加长
6. 电池技术暂无突破,价格太贵,电池能量密度太低
7. 锂电池的发展速度会很慢
8. 电动车残值下降快
以上问题,我合并同类项解答一下:
问题1和2,续航低的情况——很简单,如果你有钱,有足够长续航的车型可选择;否则,完全可以先买一款“占号神器”,利用睡觉时间和工作时间充充电,不必过分担忧循环寿命,仅仅通勤用3-5年是OK的,然后静待技术的快速进步(换车)。
续航越长越好不假,但用车环境也很重要。如果就是上下班代步,每天行驶100公里(一般情况不会这么远),回家就能充电(买车送充电桩基本是常态,区别是家里有无条件安装),即使续航只有200公里,据身边的电动车主反馈,仅就日常生活体验上并不会带来很大差异。
至于冬季续航下降问题,不辩解,需要时间解决,目前十几万以上的车型基本都有温控系统,尽可能提高电池充放效率,但电动车有电动车的开法,注意平稳驾驶还是能尽量把“缩水”的部分弥补回来,但不要忘了,汽油车在冬天油耗也是会上升的。
问题3和4,充电频次高,改变生活状态——其实1和2说完,3和4的问题也就小多了,250公里以上的续航,充电频次基本也就是常规家用燃油车差不了太多了。而且像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充电环境已经非常方便,买车基本都送充电桩,安装在小区只要回家就能充电。
问题5,不敢开远路——这块乍看上去是个问题,但是我想说2点:
第一,同前两个回答,问题已越来越小,很多问题将在未来上市的车型和生态环境下逐渐解决(后详);
第二,我想问下,这个2000公里的应用场景在燃油车中也是“极其罕有”吧?干嘛放着更帅的京沪高铁和飞机不坐,非要驾自己的车往返?何况续航里程标识清晰,识字就能分辨,既然人家选择买了,就必然是有适用于自己的应用场景。如果你非要较劲,好吧,那我也没必要给你讲电动邦车友 “恐龙蛋”驾驶亚迪E6往返西藏10000公里的案例(链接在此),以及“PY”驾驶荣威ERX5穿行1600公里京港澳高速的故事了(链接在此)。
问题6和7,电池技术发展速度——我知道很多新型电池技术和BMS技术,包括石墨烯电池、固态电池、超级电容电池等,都统一被网络喷子们看做是”骗局”,但是技术总要进步的,马上要上市的帝豪EV450,用于实车的电池容量密度已经超过140Wh/kg。再看看国家和各大企业在电池这块的投入,以今时今日中国政策引导和市场的发展速度,多的不说了,自己悟吧。
问题8,电动车残值问题——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特斯拉残值事件”的也并不是那么的站得住脚,我想很多人都应该知道了,那件事背后的事实是:出售车型为某出租运营公司出售的淘汰车辆,虽近有3年驾龄,但实际行驶了16万公里,像这种“营转非”车辆本来通常就是不推荐购买的,类似情况的燃油车(以 “出租”形态行驶寿命的1/3以上),何况,如果有和特斯拉对等的“小众”程度,在市场上卖到原价的3-4成,也就不算什么新鲜事儿了。
不知道是啥的分割线---------------------------------------------------
然后,我想讲点对电动人来说常识性的“干货”,即所谓“优点”:
加速性能——请看下面几款车的加速数据,我就不在这摆电动跑车了,套用网友的话:“都把燃油车秒成渣了!”。电动机的动力输出曲线,那绝对是内燃机完全不能比的,请自行百度学习。而且反应快、没顿挫、不需要考虑发动机变速箱匹配,相比那些国产双离合们……
静音降噪——我不否认,意大利高性能跑车的内燃机啸叫声充满艺术感且令人销魂,但是拜托,家用车的NVH一直是调校难题,而电动车不要简单太多好吗!甚至于,你想要声音也可以,AMG已经和林肯公园乐队合作,声浪以后没准可以自定义……
空间优势——没有发动机和复杂的传动系,空间布局灵活太多了,尤其是一些电动汽车原生的平台(非燃油车平台改进),乘员和行李的空间体验不是燃油车能比的,宽大的座舱和全平地板有多爽,你坐两次就明白了。从各大厂商和供应商的研发趋势也看得出来,以后专属于电动的平台必然越来越多。
节能环保——尽管有太多数据报告可以参考,证明电动车节能环保对城市更友好,但我知道,无数人都在通过我国现阶段煤电为主的电力能源形态,来吐槽电动车不是“真环保”——典型的燃油车媒体立场。先不提国家电力升级的“未来”(水、风、太阳、核等),单就煤电本身,都是不输汽油的(后详)。而且……要是把“发电”算进来,那么请问“炼油”呢?又是如何计算的?何况产业内还有储能梯次利用的技术,可将退役电池高效利用,这也是燃油无法比拟的——真正计算,不仅要把上游的发电排放算进去,还要把后期电池回收环节算进来。
续航常识——很多人的概念该更新了,后面我会放详细的列表
省钱——这个话题聊了太多年,“某潮”的观点无外乎是现阶段,电动车在生命周期内省下的成本不足以弥平车价差,这个看似有道理的说法,其实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毕竟这是个单极的逻辑,我要是换个说法:买同等加速性能+空间体验的车型,你要比同样的电动车,多付出一倍成本都不止,作者又会怎么比呢?再比较其他维度吗?
事实证明,车主们满意度很高——作为和电动车主们距离很近的笔者,我们时常感受来自于车主的正面评价和二次购买/车型升级意愿,越来越多的各类充电桩和各种共享方式,包括配套的APP和服务公司,现在电动车使用生态每一天都在发生正向变化,包括特斯拉车主李想:
再来说下电力能源问题
1. 电力驱动方向确实更环保
2. 电动机比内燃机效率更高
如果把目前稍有点“拖后腿”的队友电池抛开,单独比较电机和内燃机,前者能把后者秒出地球……不论效率、调速能力、造价、功率密度完全就是完爆,而且不是强个百分之多少,是直接成倍甚至多倍的压制,参看电动邦的解读
燃油/车辆/综合效率图
3.电力行业正在升级,背靠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在有目的的升级电力系统,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业态,着力降低火电比重,整个行业也必将响应政策号召。
综上,电动车绝对不是垃圾!
对于是否应该购买,说到底,要结合你自己的情况和使用场景客观看待,汽油车也是一样,哪有适合所有人的万金油?
比如你身处限号城市,又必须用车;
再比如您是高性能+大空间+智能化+酷炫的内外设计+环保主张的中毒者和爱好者,请问此类用车场景,燃油车又如何能满足您的刚需呢?
又一道不华丽的分割线-------------------------------------------------------------------
接下来,仅提供一些线索信息,关于目前主流电动车市场续航的一个初级状况:
国内“传统”车企主流车型的续航
国内主流长续航电动汽车
2018+2019年上市的“新势力”们和他们的规划车型
即将上市电动汽车
特别案例,“钢铁侠”叔叔的特斯拉
特斯拉车型续航
以上统计基于国内最严格的NEDC综合工况,不少家用定位的车型早已摆脱“150公里俱乐部”,到2018年,基本主流就都是续航350-400的水平了
国家对电动车购买的税收和贷款鼓励政策(补贴就不说了)
电动汽车税收和贷款优惠政策
然后我想聊聊自己对行业的主观态度:
写到这里,我承认我略有些激动╮(╯▽╰)╭,但也得承认,电动汽车目前确实还存在不足,现阶段不足以替代甚至达到燃油车的成本和续航。甚至,我们必须承认,大多数消费者还是不够满意的,因为在燃油车“走过百年历程”的今天,他们还没有足够的理由“喜新厌旧。但是,在既定国家战略指引下,只要方向是正确的,路肯定是要一步步走的。何况,在发展与民生多少开始产生矛盾的今天,在一些特定区域和场景下,许多消费者已经针对自己的用车场景,找到了自己的动因,并愉快的驾驶着电动车,无论他们的需求和理念是“务实的还是“超前”的。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正确的。
消费者是只看结果的,但今天的开始,并不等于明天的结果。
最后我想谈一下“眼界”问题,就两点:
1.没有昨天的努力,哪有我们今天的可享用成果——正如,没有若干年前自主品牌的卧薪尝胆,国家政策大胆支持外资车企进入市场,并强调吸收和学习,哪有今天的“百花齐放”。包括吉利,比亚迪、江淮、长安、奇瑞、北汽在内的自主企业都正在或即将拥有自己的自主正向开发平台。而新生代的蔚来,拜腾,小鹏等“新生代”电动车企更是不下20家,仅上游制造企业和供应商牵扯产业规模何止数千亿。无不是看中国家明确的政策指引和市场风口;你以为我们享受的汽车行业红利(包括便利)和汽车媒体今天的地位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何况现在几乎全球所有知名大厂商都在投身于此,难道他们也是没有眼界的“垃圾”?
2.国家战略,政策主导,趋势不可逆——降低战略石油依赖、避免受制于人、科技弯道超车,超越传统汽车工业强国。从口号的呼喊到落地政策支持,都在越发落在实处。看不到我们国家地位正在随科技进步而变得腰杆硬气起来了吗? 如李想所言“现在的电动汽车,就是2005-2007年智能手机的萌芽状态”。在"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这些”新四大发明”之后,我们国家的电动汽车、相关智能化体验以及完整的生态环境,势必成为下一个震惊世界的巨大突破口和世界级标杆。
最后,我反倒呼吁,大家都应该支持电动车,尤其是国产电动车
韩国人在自己市场的支持下,出现了现代、起亚、大宇、乃至三星、LG……如果我们的自主企业有足够的市场支持和研发资金投入,凭什么不能独立和率先攻破外国人认为的技术和市场难题?难道中国人的智力水平真的不同别人吗?我相信屏幕面前的你,无论你手握Apple,华为,小米还是三星,开的是比亚迪、奥迪还是开迪,每个人都不会甘心承认吧。
到此,对能将我的啰嗦文看到最后的您表示Respect以及thankful,辛苦您了。